发动机
复合调节固冲发动机控制方法研究(英文) 邵明玉;王志刚1-8+16
支板火箭RBCC亚燃模态性能的影响因素(英文) 王亚军;李江;何国强;秦飞9-16
Al基粉末燃料改性方法及点火燃烧特性 邓哲;胡春波;刘林林;朱小飞;魏祥庚17-22+35
横向加速度下固体火箭燃面推移规律 包轶颖;赵瑜;丁逸夫;王平阳23-27
超燃燃烧室肋片构型数值研究 王应洋;李旭昌;王宏宇;王旭东28-35
嵌金属丝串装双燃速药柱燃烧分析及发动机内弹道计算 张明;熊波;涂四华;曹晓利36-38+49
离子推力器放电损耗特性研究 龙建飞;张天平;孙明明;吴先明39-43
LIPS-300离子推力器双栅极寿命的数值分析 陈娟娟;张天平;贾艳辉;耿海44-49
散热损失对微推进器性能的影响 胡松启;刘欢;武冠杰;陈静;高胜灵50-55+89
推进剂
组分对改性双基推进剂羽流电子密度的影响 李猛;罗阳;赵凤起;孙美;王长健56-59+72
硼对HTPB聚氨酯弹性体老化性能的影响 赵程远;马新刚;池旭辉;苏晶60-64+82
改性双基推进剂中化学安定剂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 唐秋凡;樊学忠;李吉祯;付小龙;毕福强65-72
纳米Fe_2O_3的批量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催化的粒径选择特性 郝嘎子;刘杰;高寒;肖磊;柯香;乔羽;姜炜;赵凤起73-77+82
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安全性研究 陈晨;路桂娥;江劲勇;葛强;王韶光;贾昊楠78-82
纳米铜粉团聚物在微尺度下的点火及燃烧特性 黄雪峰;周东辉;李盛姬;徐江荣83-89
结构、材料与工艺
对流式主动冷却结构影响参数分析 侯宜朋;侯赤;万小朋;江红星90-94
制备工艺对三维针刺C/SiC层向动态压缩性能的影响 高晓菊;成来飞;燕东明;李良军;方志坚95-99+105
SiC涂层制备工艺对C/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孙国栋;李辉;邓娟利100-105
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粒子群算法辨识针刺炭/炭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方法 严博燕;生志斐;李耿;刘芹106-110
硼改性硅炔杂链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耐热氧化稳定性 周华;陈麒;周权;倪礼忠111-115
火箭研究及应用
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离线双模预测控制方法 高海燕;蔡远利;马宇120-124
带有攻角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航迹倾角跟踪控制方法 王易南;陈康;符文星;闫杰125-130
主动冷却系统侧壁出流孔内流动特性研究 刘海涌;刘朝阳;刘存良131-138
不同场坪面层对适应性底座附加载荷影响 周晓和;任杰;高原;马大为;朱忠领139-145
提拉式弹射内弹道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谢伟;王汉平146-150
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、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+151
|